[要闻]双“新”闪耀大同煤都 山西能投聚焦转型频添新动能
本篇文章3051字,读完约8分钟
11月10日,山西能头在大同市召开改造项目现场推介会 11月10日,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山西能源投资”)在大同市召开改造项目现场推介会,先后举行了中乌玄武岩新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年产5万吨岩棉项目投产仪式、预制建筑(大同)产业园开工仪式。这是山西能头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企业改革转型推进会议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标志着山西能头打造的两个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规模,在转型升级发展中又迈出了向高质量迈进的坚实步伐。 创新驱动点变成黄金 山西能头作为山西省重点骨干企业,近年来积极完成省部(原铁道部)合资铁路投资建设任务,同时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一主三辅两新”主业定位,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设备和节能环保产业。2017年仅新兴产业实现利润7824万元,对企业贡献率达到39.12%。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已成为山西能源投资促进转型的重要路径。 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山西能头近年来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21世纪新型绿色环保材料,该材料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目录》,也是山西新材料产业三年推进计划中的前沿新材料。可以说,玄武岩纤维产业具有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讲话 岩棉是玄武岩价值链中的高端产品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军工、消防、设备制造等诸多领域。从全球来看,乌克兰玄武岩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岩棉不仅丰富了玄武岩纤维及其后续产品的多样性,而且对构建玄武岩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具有积极作用。 山西能投公司的子公司山西金投玄武岩发展有限公司(“玄武岩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玄武岩纤维及其产品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利用大同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商业环境,玄武岩公司发起成立了中国玄武岩纤维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工程院院士周逢俊为玄武岩纤维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秀敏为首席专家的玄武岩产品应用R&D中心。从意大利gamam公司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实施年产5万吨岩棉生产线。拥有原丝、复合棒、型材、织造、岩棉5条生产线,生产9大类40多种产品,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23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4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修订,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企业。 大同市领导和山西能头公司领导参观了生产线 玄武岩公司董事长姜表示,大同市周边玄武岩资源丰富,储量约87亿吨,居世界第一位。据相关研究机构检测,这里的玄武岩资源也最适合制作玄武岩连续纤维。岩棉项目总投资3亿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最大的单线产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及废气处理车间、玄武岩岩棉联合生产车间、玄武岩岩棉产品生产线、供电、给排水、供热等辅助设施。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45亿元,利润2781.5万元,就业200人。 山西省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涌案告诉记者,该项目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业4.0,可以说是一个从供方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化石为金的项目。因为岩棉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所以现在在周边市场都有使用,供应紧张。 中乌玄武岩新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揭牌 此外,山西能头深知,人才是培育和拓展新动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企业本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的理念,先后引进四位院士到大同玄武岩基地工作。据蒋介绍,此次成立的中乌玄武岩科技中心,希望聘请3-5名乌克兰专家来此工作,以利于生产设备的改造升级和更多新玄武岩纤维产品的研发。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我们的专家团队将以大同为第二故乡,将我们的技术奉献给大同。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玄武岩的研发上取得丰硕的成果。”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玄武岩研究中心主任尤里·楚瓦·绍夫真诚地说。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玄武岩研究中心主任尤里·楚瓦·绍夫(右)出席了此次活动 山西能源投资公司总经理俞表示,中乌玄武岩新材料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将为中国玄武岩纤维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必将为玄武岩企业控制技术话语权、抢占市场制高点提供坚实支撑。 山西能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强表示,下一步,山西能头将引进世界一流的玄武岩纤维专家,瞄准高端设备等重点创新领域,开发一批市场前景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产品,努力打造以岩棉、编织、板材、型材、肋骨、桥梁护栏、风电叶片、光伏支架等产品为主体的世界一流玄武岩新材料产业集群。 山西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强讲话 做预制建筑的推广者 建筑产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省时、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特点,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山西省不断发布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信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三五”规划。《建设行动计划》、《预制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预制建筑产业基地》三个文件,要求全面推进预制建筑发展;山西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完成预制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15%以上的发展目标,太原市和大同市作为重点推进地区要力争达到25%以上。可见,一系列政策红利正在助推装配式建筑的“井喷”发展。 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瞄准建筑革命前沿,2016年主动介入预制建筑行业。短短39天,它在阳曲县登陆了山西省第一个预制建筑行业项目。近两年来,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全省布局了8个装配式建筑工业园区,以施工方式转变为起点,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工业基地建设为支撑点,全面推进了山西建筑业的现代化。目前,阳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已于2017年9月竣工投产。山西能投公司太芮城住宅项目成为全省首个预制建筑示范项目,晋城、临汾、晋中的预制建筑园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到2022年,将形成年组装能力1500万平方米,收入50亿元,利润5亿元。 大同市作为山西省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试点城市,一直在努力建设先行区,做好龙头,实施三大振兴,积极优化经营环境,在装配式建筑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为装配式建筑在全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模式和大同经验,为企业实施转型项目带来了良好机遇。 来访的乌克兰客人合影留念 吴强表示,山西能头将与大同市政府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共享经济平台,打通建筑产业链,带动大同区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公司成为山西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龙头”和山西建筑现代化产业的“排头兵”。 随着玄武岩岩棉、装配式建筑工业园等新兴项目的深入,山西能源投资将继续开启优质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吴强指出,今后,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将遵循山西省委、省国资委“一主、三辅、两新”的战略定位,以全国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为标杆,以非凡的努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坚持以长效成果推动传统公路铁路运输和仓储物流转型升级。以“我不需要成功”的精神境界和“我一定要成功”的历史责任,让企业尽快变得更好、更强、更大,把公司打造成为山西最具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旗舰企业集团,为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三个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也真诚表示,山西省在大同市投资这些项目,有利于大同市的产业转型、产业结构逆转和创新驱动发展,对大同市建设新能源产业之都和优质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同市委、市政府将以送服务、送效率、送环境、送资源、送市场的‘五送’经营理念和‘六优’经营环境,为企业的建设和经营提供最大的支持。”(曹颖·吴晖) 部分
标题:[要闻]双“新”闪耀大同煤都 山西能投聚焦转型频添新动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