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2字,读完约4分钟

图:壶关县龙李庄村一角

图:牛长青作品老照片

图:牛长青作品老照片

图:龙里庄村获此殊荣

图:牛长青领导的壶关县南阳育东学校

图:壶关县龙李庄村一角

黄河新闻网长治新闻(冯青,陈豪,实习生杨进明)在长治市壶关县,有一位70岁的老人,他是“不忘主动,牢记使命”的真正践行者。40年来,无论是率先改写龙里庄村的穷途末路,还是尊老爱老,一个都不能少;无论是五次“创业”的第一线,还是退休后精神的鼓舞,他都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历史赋予的使命和组织赋予的事业,投身于自己热爱的工作。他是牛常青,壶关县龙李庄村原党支部书记。

龙里庄村,原名南河村。四十年前,这是十里八巷最穷的村子,村民们终日为温饱而挣扎。四十年后,这里的街道宽阔整洁,建筑整洁有序,私立学校、文化广场、老人活动中心“一站式”。在牛长青的带领下,这个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富裕的村庄,每个家庭都有临街的门面房子,村民们在春节假期集体寻找黄金、米粉和养老金,免除学生的学费和杂费,并发放奖学金。贫穷落后如何一步步成为文明富裕的村庄?一路上,牛长青有太多的话要说...

1978年秋,牛常青当选为龙李庄村党支部书记,下定决心要脱贫。

为了解决村里每亩粮食产量低、村民收入低的问题,牛长青和一批村民开始寻找三个源头——粪源、水源和财源。他动员各家各户养猪养羊增加肥料,带头干脏活,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为了解决村民借水的困境,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林村河滩挖井;为了增加人们的收入,他大胆鼓励男性劳动者出去工作。短短一年时间,解决了粮食、水、收入问题。牛长青不仅用事实教育了全体党员干部,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赢得了全村人民的真诚支持。“困难村”成为团结繁荣的先进村。

1981年,牛常青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群众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利用废弃水库和滩地种植速生丰产林250亩,成立护林专业队,负责种好林、养好树。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龙里庄村的生态环境,也为村民增加了财力,也解决了普通人建房用木材的问题。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龙里庄村也是如此。牛长青抓住机会,自担风险借了300万,带领村委会班子成立了壶关钢厂。工厂获得的利润使村民连续35年享受“10免4赠”的优惠,即免学费、水电费、免留宿费、免机耕费等。同时,每年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期间向全体村民发放大米和白面,并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和福利金。

1998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转型,牛长青创办了壶关县唯一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民办学校。20年来,全县3万多名学生获得了入学机会,6000多名新生被送到高校。发放助学金和奖励贫困生、优秀生1423万元,向本村学生发放免费奖学金,向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发放奖学金。这份善良和爱再次温暖了村民的心。

2005年,牛长青等人自筹资金成立了民营企业——“龙里实业有限公司”,使龙里庄村实现了三个转变:农村变成了城镇,农耕变成了商业,农民变成了市民。村里的660名村民每人被免费分配到一个25平方米的门面房间,他们单独经营。

五次创业,每一次都是白手起家,每一次都是白手起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牛长青带领村民们努力了40多年,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他们陪我创业吃苦,我有责任陪他们安享晚年”。牛长青在努力致富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尊老爱老,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养老,为老人缴纳医疗保险,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每天的免费午餐...虽然龙里庄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已经可以自给自足,过上稳定的生活,但牛长青仍然“不满足”。他发誓要让老年人有安全感,衣食无忧,享受改革红利。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你的使命。70岁的牛长庆用自己40年的奋斗史,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民情怀。他影响的不仅仅是龙里庄村今天的辉煌,还有两委思考人民群众所想、担忧人民群众所要、解决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诚意。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山西资讯]牛长青:初心使命的践行者 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xw/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