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31字,读完约8分钟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配送服务”改革、优化经营环境的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山西省坚持在数字政府指导下建设信息全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路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全流程、全覆盖的网上审批管理系统基本建成,有助于加快建设审批最少、流程最好、制度最顺畅、机制最活跃、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优”经营环境。
努力做好“统一”这个词,通过整合推进全省改革
统一部署,统一推进,为改革打好“棋局”。省市两级成立了以省长、市长为首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攻坚克难。《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确定改革路径,细化24项改革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夯实工作责任。“1+n”协调机制的建立,形成了部门合作、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同时,根据基层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版了实用、动态的改革工作指导手册,选择业务骨干进驻11个城市,对全过程进行深入一对一指导,深入推进改革。改革措施由各省市安排、推进和实施。目前,全省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管理制度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行,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统一流程再造,打通部门“中间障碍”。为了有效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存在的项目多、材料多、环节多、部门多、耗时长的“五多一长”问题,山西省集中力量拆除壁垒、破除壁垒,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集中力量“减量化、释放化、归并化、转移化、调整化”, 研究制定了《山西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事项及标准流程图》,围绕“五减”和“六统一”(减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证照、减统一项目、减统一材料、减统一流程、减统一时限、减统一责任部门、减统一审批方式),构建全省统一分类审批流程。 审批项目由改革前的107项减少到62项,减少42.1%;申请材料由220份减少到97份,减少55.9%;整个流程的平均审批时限从240个工作日减少到80个工作日左右,其中一般工业项目只有40个工作日左右,企业满意度大幅提高。
统一审批制度,建设和改革“飞车”。山西省紧紧抓住审批管理系统的“牛鼻子”,采用“全省统筹,城镇详细部署,一极插到底”的建设模式,横向覆盖18家成员单位,纵向贯穿省、市、县,实现了业务标准、数据格式、申报门户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三统一”在线处理模式。全省11个市审批管理系统于2019年6月25日建成,8月14日率先上线审批。各部门各项审批服务通过系统规范高效开展,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线下多部门串联单笔交易到线上多交易不见面并行处理的重大转变,开启了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的“超速车”。截至2020年9月21日,审批管理系统已完成3970个项目的综合审批服务。
大惊小怪“融”字,全方位整合改革成果
纳入改革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改革要求。围绕建设“四类项目分类申报、四条服务主线并行推进、四个阶段并行审批”(政府审批、企业审批、企业备案、一般工业项目四类项目分类申报、行政审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共服务四条主线并行推进、项目用地、项目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并行审批)新的审批体系,建立和完善了新的审批制度。同时,加快建立制度框架,完善制度功能,实现审批管理制度和配套制度的相互融合、同步完善和及时更新,确保改革措施“不走样”。
结合地方特色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审批管理系统承载了山西省委、省政府在项目审批方面的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集成了房屋建筑领域的智能建筑、施工图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接口电子签名和电子许可证数据,为下一步省市创新措施预留空空间。在系统使用上,地方政府创新性地扩大了项目范围,覆盖了住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能源等19个一级产业中的82个二级产业项目,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和保密项目除外,实现了项目的全过程、全覆盖。项目规划生成、审批管理、中介市政服务、事后监督全过程不留痕迹。从“多规合一”的蓝图、设计方案、施工图到现场视频,每个项目都有从孕育、诞生到成长的全面记录,有文件、指标、图纸、视频,可以实时查询,随时追溯。
容纳批准信息以促进项目的“无会议批准”。创造性地提出“三系统/平台一体化”方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政务集成平台、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统一起来,技术集成、信息共享,通过政务集成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统一受理;11个市117个县(区)审批管理系统与实体政务大厅“一个窗口”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对接“一个手机三金通”app,政府人工智能客服,实现手机端快速业务查询;连接经济数据“领导驾驶舱”,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跨层次、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管理系统正在快速建设,为工程建设项目“一网管理”、“不开会审批”打开了数据壁垒。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下,我省于2月份率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不开会审批”。各市依托审批管理系统,积极组织项目网上办理,拓展网上咨询协助服务,有效降低面对面办理频率,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不开会审批”的实施。截至9月21日,全省已有3192个“不议批”项目,为企业和项目加快复工投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深”字上寻求突破,不断探索改革新路
深化改革促进分红,取消中介机构施工图审查。按照国家改革要求和试点地区先进经验,山西省在2018年全面实现施工图审查与施工图数字化审查“多审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施工图审查改革,全面取消中介机构施工图审查,强化市场主体约束机制,实行勘察质量承诺制。 重要工程专家论证制度和勘察设计终身负责制,迫使勘察设计单位加强审查能力,提高审查质量,真正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 同时,加强事后监管,实现1300个在建项目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建立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8大信用体系,着力加强信用监管。
深化现有改革成果,拓展承包制成功经验。山西省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中,巩固和深化了政府统一服务、统一收费、承诺制审批、“标准用地”的改革实践和经验,进一步扩大覆盖政府投资等各类项目,项目建设涉及绿化树木审批。市政设施建设审批等15类事项调整为政府统一服务,由政府部门按管理权限在土地供应前并行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行政性收费(资金)、滞纳金、罚款等收费项目将形成清单,纳入政务大厅“一个窗口”统一征收。在实践中,晋城对企业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制,对政府建设项目实行模拟审批,创造了25天内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最快速度。
深入对接基层需求,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在省级整体建设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相对行政许可权改革实践,各市从群众强烈反映的痛定思痛的难题出发,对市政体制进行了个性化和完善,继续做好改革减法,合并审批环节,压缩流程和时限,努力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审批服务。太原市和吕梁市在“一张图”的基础上细化了项目分类和办理流程;长治市承诺对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实行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简化审批程序;忻州市率先推进联合验收,政府为机构跑腿,大大缩短了时间,企业群众反应热烈。
目前,山西省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展顺利。下一步,按照国务院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要求,加强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化实施,不断深化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审批制度,巩固成效,持续努力,全面提高建设项目全过程网上审批的质量和效率,走出山西的改革之路。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热点]山西省积极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路径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xw/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