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8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贫困、攻坚克难”的最后一年。山西省统筹推进扶贫工作,制定精确的政策,力求深入实际,确保如期打赢扶贫攻坚战。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山西省扶贫阶段性成果,总结经验,奋力前行,黄河新闻网专门策划了一系列关于“小康之路”的专题报道,对山西省扶贫措施成果、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优势产业项目、基层扶贫干部进行了专访,真实地写出了山西省“脱贫、脱贫、不返贫”的答题卡。

马家庄村的牌坊进村了

一匹马的雕像从腾空升起

黄河新闻网郓城新闻(杨Xi)走进山西省郓城市河津市梁潇乡马家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庄严的入口牌坊,一条宽阔平坦的村路,一匹从空升起的马,蕴含着村民自强不息、不断奋斗、向上奋斗的精神。

街道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到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栏,文化广场衣冠楚楚,绿树绿草的树荫下整个村庄显得格外清新宜人。走过每一条胡同,胡同入口处小牌子上的每一个不同的"胡同规",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马家庄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马家庄村位于河津南部,东临209国道,素有“河津南门”之称。村里有6个常住群体,1900多人,耕地3000多亩。主要收入来源是建筑工人、农业种植和养殖。交通便利,环境整洁,是河津市十四个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村之一。

然而,在此之前,马家庄村的许多居民因病致贫,全村被准确认定为87户贫困户,294人办了卡。近年来,在河津财政局的帮助下,该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农民工,宣传扶贫政策,协助村庄建设,到2019年底,8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马万生的新房子

政策支持,重拾希望

马万生的父亲小时候因为车祸偏瘫。因为家庭条件一直很苦,早年被迫辍学。他在外面打工学铺地板铺瓷砖赚点钱,日子还能过下去。祸不单行。几年后,父亲被查出脑血栓,家里的老房子没钱翻修,成了危房。一场大雨导致房子倒塌了将近一半,这让这个已经困难重重的家庭雪上加霜。

专案组了解了马万生的家庭后,帮助他们申请危房改造,并开始在附近新建房屋。新房的建设让马万生一家看到了希望,因为有家可以解决任何困难。但是上帝又和他开了个玩笑。新房建到一半的时候,父亲又住院了,迎面而来的打击又让家里陷入困境。

专责小组仔细了解情况后发现,家庭贫困主要是因为老人生病,因为家庭开支太高。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必须留下来照顾老人。"没有经济收入,开销越来越大."只有从这方面入手,问题才能解决。专案组和马万生介绍了“136”医疗扶贫政策,让他先带着父亲照顾病情。这样的话,他本来应该在医院花三万多给父亲治病,结果出院结算只花了一千多。

“这个政策真的很好。要不是专案组给我普及政策,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还是国家政策好。特遣部队帮了我们大忙!”马万生看了看自己的新家,又看了看已经出院的父亲,不停的感谢家里一直表示同情的团队。

马万生的父亲常年住在养老院,因为照顾不了自己。他每个月花800元。说到未来的打算,马万生也很乐观:“我们夫妻在家里安顿下来后,就要出去打工,挣点钱,回来更好的照顾父亲。”

马唐锁老房子

马唐锁的老房子翻新后,

重建新房子,晚年幸福

马唐所是一个72岁的低收入家庭。他的妻子马艳芬,患有严重的脊髓灰质炎,刚开始不能坐下。治疗后,我现在可以坐下了,但不能直立行走。我只能靠着一根小拐杖一点一点地移动。马师傅因为行动不便一直在照顾他。这对老夫妇一直住在老房子里,房子年久失修,没有屋顶。他们经常掉小石头,在家烧木头,把墙壁熏黑,留下小墙皮。

"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人来帮我们盖房子。"由于两位老人都是低收入家庭,没有钱装修房子,一直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了解情况后,工作队为两位老人的家做了天花板,翻修了墙壁,翻修了房屋,用砖铺了院子,并重建了倒塌的墙壁。看着老人里面破旧的木门,专案组买了新的铁门,在门洞处安装了天花板,让老人可以往里面放东西。

“如果政府不关心我们,我这一天就去不了。我出不了门。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特遣队总是来我们家看望我们,给我们食物。以前的房子住不下。人,你看现在,我们也可以安全地度过晚年了。”马阿姨说起这两年特遣队的帮助,眼睛慢慢红了。

繁荣的工业、生态的宜居性、文明的乡风和有效的治理是马家庄村今天的真实写照。如今,马家庄人的生活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户不差,一户不倒,我们正在走向小康。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文化]【小康路上】山西河津:扶贫路上一户不差一户不落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wh/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