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08字,读完约10分钟

《读书心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扶贫为第一要务,把扶贫放在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贫困地区以扶贫攻坚为抓手,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各方责任,着力实施八大工程20项行动,建立健全六大政策保障机制,不断强化四个“三位一体”组织保障体系。 【/h/】在这场硬仗中,全省各地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大胆尝试脱贫致富,因村政策和精准努力,冲击新思路、新模式 选取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典型扶贫案例,呈现给读者,为全社会提供扶贫经验借鉴,以促进我省反贫困斗争的再次胜利 [工业扶贫] 平顺南小沟村:中草药让乡亲们都变得丰富起来 冬天的时候,我来到平顺县龙溪镇南小沟村,遇到了51岁的张英发,他正在自家院子里晒新挖的党参,很忙... 张英发家本来是村里的贫困户,一 “以前住在小破房子里的土坯房,冬天漏雨,夏天漏雨。家里没有家,生活无从谈起 ”说到过去的贫困日子,张英发一脸无奈 所有的改变都要从镇上把他确定为精准扶贫的目标,从省级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入手。 近两年来,平顺县以“一村一品一科”为载体(贫困村有产业、带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技能),推进工业扶贫到村到户,破解贫困村产业支撑。集体经济不足、薄弱,贫困家庭增收困难, 龙溪镇南小沟村把种植中药材作为扶贫的主要项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h/】2015年,在帮扶干部的联系下,政府每亩补贴种植户200元,振东集团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推广黄芪、柴胡、党参在村内种植 去年张英发的黄芪柴胡党参卖了两万多 他说;“我不敢在村子里抬头。去年我住在一所新房子里。日子正赶上别人。这些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h/】去年南小沟村种植中草药124.6亩,总产值59.1万元。其中45户贫困户中有33户种植中药材,面积71.1亩,人均收入2814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59.8%。 与此同时,村里的其他贫困家庭也被动员起来安装家用光伏电池,从而实现了贫困家庭增收项目的全面覆盖 南小沟村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贫穷落后,小山村终于摘下了贫穷的帽子 [点评] 脱贫致富的关键是靠工业带动 我省部分贫困地区调整了经济结构,开发了本地资源,培育了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小杂粮、中草药、土豆、经济水果等产业。这些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煽动扶贫。这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生态建设] 林县李家湾村:山坡绿了,农民有钱了 “以前,在荒山上种树的人,不能上手,不能赚钱,没有上进心。 林县柏文镇李家湾村的村民李泽民指着面前的几座山说:“现在,村民自己的造林专业合作社自己承包,自己买苗,自己种树,管理保护一条龙,检查合格才给钱。农民一定要关心。 李家湾村丘陵起伏,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2017年,李家湾村被林县确定为生态扶贫重点村,成立了专业造林合作社 2017年3月13日,是李家湾流域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启动的日子。300多人一起种树。乍一看,山里到处都是锄头挥舞的场景。 回忆起去年春天的情景,村民李泽民兴奋不已 山上的树是村民们的“绿色堤岸” 在李家湾流域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工程中,劳动力收入、退耕还林政策补贴、林业管护收入、合作经营红利为贫困户顺利脱贫奠定了基础 村民李是村里的一个贫困家庭。56岁时,他还是单身。生态扶贫项目实施后,他成了护林员,收入增加了几千元 “有了这个游侠的工资,我再也不用担心了。我的心似乎一下子亮了起来。感谢政府对我们贫困户的照顾!”李兴奋地说 2017年,李家湾村与贫困进行了一场美丽的生态斗争,一举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全省植树造林的示范点。有很多人来参观和调查 [点评] 生态扶贫是生态建设与扶贫的有机结合。通过补偿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这些地区的居民可以直接获得利益,缓解生存压力,形成原始积累。 美景却贫穷落后不是发展的目标。生活好但环境恶化不是发展的追求。提高生态扶贫的覆盖面和准确性,实现生态环境恢复和人民脱贫的双赢,是当前生态扶贫的紧迫任务 【/h/】【资产收益】【/h/】蓟县蛤蟆神村:“点山成金”铺好了路 “以前家里虽然地方多,但工作一年后经常入不敷出,就别提脱贫了。 53岁的马明亮讲述了他以前的生活状况 马明亮是蓟县王石乡沈雨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家里有四口人 2017年在蓟县茂林绿化有限公司工作,收入3600元,加上土地出让收入。家庭总收入19600元,人均收入4900元,一年内实现稳定扶贫 兰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王石乡蛤蟆村将农民自己的退耕还林经营权和部分退耕还林财政补贴委托给村集体进行流转和股份转换量化。企业出资、扶贫造林的专业合作社组织准贫困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形成“资源换资产、资金换股份、贫困户换股东”的新格局 激活休眠资源,让资产获得利润 蛤蟆神村以股权形式将土地转让给蓝仙茂林绿化有限公司,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具有市场前景的沙棘 “茂林公司种树收入5000多元,土地出让收入8亩多,政府给予退耕还林补助4000多元 这三项有近万元,老两口今年的日子不用愁了 在接受蛤蟆神村采访时,村民许这样描述 同时,有土地流转的农民还可以按照“利润分红+保底收入”的方式获得不低于土地实际经营利润6%的分红,保底收入不低于每年每亩50元。这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神申村贫困户的收入稳步增长,如期脱贫 [点评] 整合各种资源,帮助资金入股,投资于有发展潜力的合作社或企业,不仅解决了对商业实体发展壮大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农村增加了收入渠道,贫困户和村集体可以就地享受资产收益。 资产收入扶贫赋予了扶贫新的内涵,保证了扶贫效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搬迁] 代县赤水张村:踏上致富快车道 元旦刚过,来到代县滨江移民集中安置小区,遇到了刚刚搬进新居的韩。 韩今年63岁。谈到新房子的好处,他笑着闭上了嘴:“我以前住在旧村。每天劈柴挑水做饭,累死人。现在住单位楼,水电都有。方便快捷,省心省力 韩胡绳以前住在代县坛上镇赤水张村。该村登记人口为27户46人,其中贫困32户20户,两保2户。 由于大多数年轻人在外工作,大多数村庄都是老弱病残,村庄呈现出衰败的景象 【/h/】鉴于贫困村多、小、穷、散,从2016年起,代县确定79个自然村1538户2749人在三年内分三步实施全村搬迁扶贫工程 赤水掌村保持村民享有的各项政策补贴不变,保持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合法权益不变,积极推进易地搬迁。村民们陆续搬到了县城。 目前,韩的小儿子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上一代人的梦想实现了。二儿子通过培训学习焊接技术,成为一名月收入五千多的优秀焊工。 韩也在准备整合土地组织村民建设黄芪种植基地。“我们在那个地方种黄芪再合适不过了。现在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这么好,恐怕是不行了。 ”韩对谈到未来,充满了信心 【/h/】2017年底,赤水张村搬迁成功完成,村民们终于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村里的20个穷人都实现了脱贫,都像韩一样踏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点评] 我省偏远贫困地区气候寒冷,灾害频发,交通不便,生态恶化。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还要牺牲生态环境,得不偿失 搬迁和扶贫是帮助穷人搬迁他们的贫困家园和消除他们的根源的一项关键措施。结合城市化,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拆迁户的长远发展。可谓是杀一石多得 [光伏扶贫] 天镇三里屯村:扶贫路光伏照明 三里屯村位于天镇县玉泉镇东南部,有三道梁和石场沟两个自然村。地处晋西北高寒地区,粮食产量低。村民世代务农为生,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三里屯村是天镇县玉泉镇的一个贫困村。 【/h/】三里屯村174人59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15.5%,贫困人口比例8.3%,贫困户比例7.2%;由于贫困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较弱,村庄难以脱贫 【/h/】天镇县光资源丰富,荒山荒坡广阔,发展光伏发电有独特优势。是全国和我省首批光伏扶贫试点县。该县计划在贾家屯乡黑石梁建设一座“百村光伏扶贫电站”,不占村一份。三里屯村的村民和贫困户从光伏电站中获得收入,成为全县“百村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的受益村之一 【/h/】孙杰洲是三里屯村的一户深度贫困家庭。有老人也有小人。我身体残疾。我的孩子在上学。只有我老婆有劳动力。7亩耕地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由于生活困难,整个家庭被纳入低收入家庭。 2016年,县城开展光伏产业扶贫,他家稳定获得光伏收入3000元,大大提高了家庭生活水平 村第一书记孟俊义介绍:2017年三里屯村光伏产业收入分配向贫困户倾斜,比例不低于65%,公益事业比例不高于35%。以光伏扶贫为保障,综合各种救助政策,三里屯村终于跨过了贫困线,实现了全村脱贫的目标 [点评] 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为农村社区提供新的经济收入途径 开启了扶贫开发从“输血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型。它具有一次性投资和长期效益的优点,是一项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民生工程 相关链接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深化年。全省扶贫工作得到了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鼓励,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h/】省委、省政府率先贯彻落实总书记检查山西重要讲话精神,高水平推进,继续发挥力量,逐月、逐季度推进落实 4月和9月,分别在我省召开了全国工业扶贫现场会和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我省的做法 2017年,全省上下奋发图强,呈现新气象、新面貌、新变化,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重点任务取得实质性突破 部门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要闻]脱贫出实招 招招见成效——山西贫困村脱贫路径扫描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ms/1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