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9字,读完约5分钟

山西虽然是全国11个粮食产销平衡省份之一,但粮食品种结构和流通面积不平衡,省际粮食流通规模大,保障粮食安全任务重,责任大 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七大类120多种小杂粮,居全国首位,但粮食产业“两头散中间弱”,优质粮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为此,省粮食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新时期粮食安全体系和现代特色食品产业体系,切实打造安全“底板”。工业经济的“短板”在确保该省粮食安全和激发工业经济活力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扎扎实实打造粮食安全“底板” 创新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安排粮食收购部署,统筹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和多市场主体入市 完善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优粮价格、运力协调、后期服务等机制,搭建农业服务平台 加快粮食购销电子交易步伐,促进农民多渠道销售粮食 完善省、市、县三级储备粮管理体系,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企业周转准备金 建立中央储备粮和山西地方储备粮的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供应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完善应急供应网络,加强应急成品粮油管理,做好重要节日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 我们将举办2018年粮食产销衔接会、中国粮食企业山西行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合作 实施食品安全防控和应急设施专项建设,实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完成80家示范销售店和300个示范配送点建设,打造惠民民生工程 加强粮食统计,组织编制2018年山西粮食安全蓝皮书 做好责任制考核,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在2016年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首测”中,山西获得国务院表彰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指挥棒”和“风向标”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作用。在认真做好2017年年度考核的同时,精心安排2018年年度考核,突出问题导向,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日常考核,结果使用确保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落实 推进智能粮库建设,加快粮食流通信息化 投资1.55亿元,推进以省市级储备为重点的粮库智能化升级,以省级综合管理平台为重点推进业务融合和信息协作,建设全省粮食行业数据中心、智能决策中心和可视化咨询中心 加快省级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向市县推广,使其成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粮食产销合作的有效载体和新型粮食购销体系的市场引领者 第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弥补粮食工业经济的不足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高粮食供应质量 构建种粮农民生产后服务体系,提供“清洗、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五代服务”,解决市场收购条件下农民种粮、储粮、售粮、清洗、烘干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节粮。 构建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服务农民“出好菜”,服务人民“吃好饭” 实施粮油行动计划,打造山西特色粮油品牌,促进粮食产业优质发展 山西优质粮食项目计划投资12.5亿元,计划从2018年开始,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以及企业自筹资金,在三年内完成 其中,2018年建成4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37个粮油质量监督机构升级改造,建成1个“中国优质粮油”示范城市、5个示范县、9个示范企业 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经省政府同意已积极向国家申报,力争入围国家支持省份 打造食品品牌,发展特色食品产业 全面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努力把山西这个优质原粮产区打造成优质粮食品牌基地 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发展粮食工业经济的实施意见》。基于山西的实际情况和杂粮特色资源的优势,提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具体措施,构建符合山西省情况和粮食条件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山西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局功能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带动杂粮向“专业化、精细化、专业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筹备成立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的协调机制,制定一批杂粮和特色产品标准,以质量标准改革推动产业升级 全面推进“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完成“山西小米”标准体系、营销体系和质量体系工作 在央视、机场、高铁站推广“山西小米”,全面推出“山西小米”品牌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壮大粮食产业主体 推进山西粮油集团和各市县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做好政策性业务,拓展产业经营,实现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和形式多元化,激发企业活力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综合体等新型食品经营主体,鼓励各种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合作整合,加快发展,以资本等要素资源为纽带,促进食品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现代特色食品产业体系。 部门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要闻]山西省粮食局:筑牢安全保障“底板” 补齐产业经济“短板”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ms/1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