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吹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军号
本篇文章4203字,读完约11分钟
文物之花在龙城绽放。
12月10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正式落幕。6天,1个主会场和30个分会场;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25个省(区、市)的1000多家企业和1万多种展品参加了展览;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参展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启动投资项目275个,总投资1646亿元;集中承包项目96个,融资总额280多亿元;现场交易额超过2.1亿元,合作意向超过43亿元;407项文化活动;26.6万游客前来参观……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山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的支撑。
新时代,新使命。在开馆的当天上午,省委书记楼与省内外有关领导和嘉宾一起参观了展馆,指出:“这个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的历史和人文,而且在文化融合和创新方面也有了质的提高,是山西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坚持做下去,争取做得比一届更好。”
突出“黄河文化”,展览与交易并重,彰显文化自信
展出了1万多种文化产品,407项文化活动和275个投资项目...黄河文化光芒四射,展览和交易相辅相成,展现了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文化自信,展现了一个内陆省份的开放姿态。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不屈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山西作为黄河沿岸的省份,最充分的体现了这种文化自信。
序言厅设计独特。在六个高高的led屏幕上,黄河之水奔腾向前,“历史文脉、文化自信”八个大字格外醒目。两侧两套造型墙勾勒出祠堂山、晋祠女眷、西后都圣火等10个具有代表性的山西文化景观和文化元素在连绵起伏的山川意象中的剪影,展现了外面的山川文明和美丽的山西,展示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主题展区最醒目的位置是“文化旅游一体化,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推广”的logo。为了深入贯彻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实习期指导精神,邀请了黄河沿岸9个省市参加此次博览会,旨在全方位展示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文物及其保护和利用。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黄河文化首次在黄河九省沿线得到系统展示。按照黄河流经展区的顺序,集中展示黄河文化旅游资源。
开幕当天下午,在“文化与旅游发展一体化”论坛上,嘉宾们就深化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一体化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在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中,讲述黄河的故事更为重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周帆说。
展馆设置的六个阅读亭非常受欢迎,其系统中加载的“山西印象”模块已经由主办方以黄河为主题的多部作品搭建起来,受到前来体验的观众的欢迎。广州友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区负责人严丰说:“我希望人们走进阅读馆,通过朗读爱上阅读,了解中国文化,用声音传递情感,展示文化自信。”
在展览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元素、新成果层出不穷,工艺美术、文化产品、艺术产品等精彩亮相,令人眼花缭乱。法华器、土广漆、程妮砚等以“山西三宝”为代表的山西非遗精品,展现了完美的传统技艺,不断创新,追求更高的艺术价值。颜是阳泉市的非遗传继承人。他研究山西法华器已有10多年。他说:“目前,我们的任务是继承创新,复兴创业精神,结合各种技术,突出原创风格,推广优秀的传统技能。转型升级、文化生产力创新、山西文化品牌提升。”媒体深入融入展区,从短视频到延时摄影,从h5到最完整的插画,从全景直播到动画展示,从手绘漫画到图文并茂,更多新鲜、有趣、多样的新闻报道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大众眼球。
不仅是展会,本次展会还将充分发挥展会在产业交流、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平台作用,推出275个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1646亿元;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集中签约96个项目,签约融资金额超过280亿元。项目涵盖媒体整合、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园区、出版印刷、动漫游戏、特色文化小镇等领域。各展团还组织了招商、项目洽谈、新产品发布等各种活动;中央舞台主要用于招商、谈判、对接、交易,穿插精彩表演。据不完全统计,各展区成交活跃,现场成交超过2.1亿元,合作意向超过43亿元。
展览,展览,贸易,投资...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精彩的山西文博会,正在成为我省展示文化自信和开放形象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引擎,成为优质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突出“融合”和“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ICIF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的历史和人文,而且在文化融合和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质的飞跃。
无论是展览主题“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还是三大主线“媒体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还是主馆四大展区的设计展示,“融合”与“创新”的元素处处凸显。
在文化旅游整合展区,黄河九省沿线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首次参展,生动地讲述了黄河的故事,成为展区的亮点;山西吕雯集团智能旅游云平台,实现“一图管山西,一网知山西,一机游山西”,促进旅游与科技融合,数字文化旅游“山西样本”引人注目;省博物馆展示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是我省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时代感的完美融合。展区负责人赵表示:“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着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块,着力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依托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发展。”
以“山西三宝”为代表的法华器、土广漆、程妮砚等山西传统工艺品因其传统与时代、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结合而备受关注。山西善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勇说:“五千年文明见山西。由此,山西文化博览会聚集了全省的瑰宝,引起了全国的关注。那些散落在三晋大地上的传统瑰宝,经过多年的冲刷,经过精心的传承和保护,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创新,一定会像‘山西三宝’一样,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会更好。”
全媒体时代,山西媒体在内容、形式、手段上的创新探索,充分展现在媒体深度融合展区:在《山西日报》客户端看报的机器人“小金”穿梭在萌萌的展厅,回答观众的媒体融合。亮点;在山西广播电视台展厅一角的虚拟演播室里,观众不仅可以了解电视台的日常直播状况,还可以尝试“主播秀”、“嘉宾秀”、“节目秀”等方式,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超度媒体人的沉迷;由山西日报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山西媒体智能云平台,作为省级中心厨房,让省级主流媒体将新技术和新应用应用到新闻信息采集、制作、传播和反馈的各个环节,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山西云媒体超级屏展示的中央厨房已与全省56个县级媒体中心互联互通。
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不容低估。在文化科技融合展区,将突出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4k等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内容、技术、模式、业态的创新。文化、乐酷、灌木林、陕西王智、韩伟科技等12家文化创意智能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出现了具有时尚感和科技感的优秀产品。
不仅在主题展区,在综合展区、工业展区、分会场,融合与创新成为热门词汇,成为各城市文化产业综合展、重点文化企业展、省级高校文化创意设计展、世界各国文化产品展的抢眼点。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传承与创新,激光显示技术、文物三维数字扫描等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我省各城市“唐风缙云锦绣太原”、“关公故里后道运城”、“太行大美女世界骨干”的展示,让诗词与远方融为一体。郓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体现发展的一体化,特别是文化与旅游的一体化、文化与艺术表演的一体化、文化与体育的一体化。这体现在我们运城展区。”
融合与创新引领山西文化产业走上品质与内涵的发展道路。
丰富的活动和精彩的表演,满足大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望,我们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本届博览会展品琳琅满目,各城市促销活动精彩纷呈,国内外产品琳琅满目,还有各种非遗及歌舞表演...只有满足大众多元文化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把博览会变成一个“盛大的文化活动和人民的节日”。
展览第一天,临汾展区的文化活动和展品争抢舞台,美丽、有趣、刺激,动人的同时引人入胜。在“所有的旅行都是为了临沂,回家”的口号下,12名鼓手在大大小小的锣鼓前列队,表演了晋南锣鼓中的经典鼓乐《秦王点兵》《滚核桃》《黄河船夫》《舞动的飞翔》,媒体人刘玉林不禁赞叹:“唐尧的锣鼓充满人气,”
被列入“山西三宝”的高平法华器,成为金城展区“网上名人打卡的地方”,观众与高平法华器的代表作“牡丹花圈梅花瓶”合影留念。一位来自深圳的商人说:“这次我了解了高平法华器的修复过程,深感这群年轻的工匠太难了。他们重燃了法华器的窑火,让这种古老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令人叹为观止。我能看到高平花花,很高兴你来了。”
在太原市举行的专项文化旅游推介会上,依次出现了背铁棍、新东武术、车牌形意拳等表演,集中展示了大型水上直播表演《如梦金阳》、太原府城旅游项目、清徐县非物质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项目。“今天能近距离接触山西文化,感觉很棒。”新疆的赵新立说:“原来太原有那么多好景点,好文化,以后还会再来!”
太原美术馆举办了20世纪俄罗斯古典绘画展,给参展者一种顶级的艺术享受。
"哇,我看到了从地板到屋顶的ICIF展览馆."12月6日,曹先生在太原市南中环路的一座写字楼里观看了一场2万多平方米的精彩展览。《720》是山西日报通过各种媒体推出的一系列vr全景直播,从场馆的快速浏览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从媒体的融合到技术的创新,将所有新的和独特的景点尽收眼底。在ICIF期间,这样的虚拟现实直播进行了8次,这样的全景直播让那些没有时间去现场但不想错过精彩的事情的网民们沉迷于现场。
12月7日和8日恰逢周末,许多太原市民选择和家人一起参观博物馆。来自太原迎泽区一家文化公司的张几乎每次都会参加文化展。她说:“每次都会有新奇的文化产品出现,孩子会增长见识,大人也会玩得开心。参观文化博览会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习惯。有空一定来看看他们。”
现场看到文化展会,网上参观文化展会,全市讨论文化展会,6天26.6万现场观众的热情参与,见证了山西文化博览会的吸引力,证明了作为山西文化产业的第一个展会,山西文化博览会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展销室,更是一个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平台。
预计永无止境的山西文化博览会将为山西的美好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的文化动能!(孙芮)
标题:[要闻]吹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军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