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省全方位优化农民工工资支付环境
本篇文章2630字,读完约7分钟
日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总队工作人员在山西巴建集团有限公司酒文化商务中心项目现场讲解了《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规定》..刘建联
阅读技巧
稳定就业就是稳定经济和民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成了一个高频词。农民工是稳定就业的重点。长期以来,我省十分重视农民工就业,从保障劳动收入入手,全方位优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环境,稳定农民工就业环境。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从法律层面推进了保障工作。
多党努力促进就业稳定
农民工是就业的关键群体之一。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我省继续努力打造劳务品牌,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农民工自身技能不断提高,工资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工数量稳步增加。根据省就业局的数据,今年1-4月,有12.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春天,按照多部门联合、全面发展的原则,我省采取一站式服务、多渠道发展、点对点对接的方式,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就业保障。截至5月14日,全省共有专车(汽车、飞机)1817辆,帮助4.03万农民工返乡就业。
稳定农民工就业,不仅要稳定农民工就业,还要加强就业权益保障,增强农民工就业服务能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落实“农民工在就业场所平等享受就业服务的政策”。
“没想到,通过工作人员的沟通,事情在一天之内就解决了。我向你鞠躬,非常感谢。”农民工马某(化名)笑着说。2019年8月5日,马某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总队举报,其中10人在某建筑工程中木工活未获得9万元以上报酬。接待人员立即指示相关企业进行核实和处理。经调查,拖欠工资是由工程结算纠纷引起的。当天下午,涉案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谈判,就工程结算金额达成一致。8月6日,剩余款项全部付清,共计9.6万元。
我省一贯致力于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努力稳定劳动关系,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2019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立案拖欠工资案件152起,支付农民工工资2588人,金额3338万元。案件数量、涉案人数和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7%、71%和72%。所有历史拖欠工资案件均如期清理,所有新案件均动态清理。
创新劳动报酬权益保障制度
我省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要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块负责,协调监管,努力构建职责明确、监管有力的工作格局。
为确保基数明确,我省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划分辖区内建设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并建立工作台账。拖欠工资的隐患要及早处理,稳步处理,风险要在基层解决,在施工现场消除,从源头治理。
为确保责任明确,我省制定了建设项目治理责任“双清单”。通过“人对人,人对项目”的工作方法,一张一张地建立卡片,一个项目一个文件,一个一个地建立卡片。项目签订了“人对人、人对项目责任书”,每个在建的建设项目由当地县级政府全面负责,对应省、市、县级人力和社会部门
2019年11月29日,安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接到县唐城镇工业园管理中心展厅及附属项目拖欠工资反映线索后,立即对拖欠职工花名册及工资规模进行核实,并督促中心通过银行转账垫付16人工资。之后,农民工闫在感谢信中不断表示,“工作人员不仅为我解决了跑步前后的问题,还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推进工作过程中,我省建立了重大案件和存量案件限期清理、三个月内清理新案件、年底清理当年发生案件的“三归零”工作制度,明确县级政府主要负责清理第一责任人,市政府承担清理监督责任。同时实行“四下”,如果违约方被责令限期支付,可以用省内责任企业支付的工资保证金解决;仍无法解决问题的,使用政府应急周转金解决;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拖欠的,由上级集团监管,按份额比例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欠款由同级财政限期解决。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立政府应急周转金4亿元,工资保证金47.5亿元,为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牢固建立了一道防线。
“‘三个零’和‘四个底’是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制度创新。我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门将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充分保障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务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考核中,我省连续两年排名A。”省人民和社会福利厅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局局长智军说。
构建优化工资支付环境的制度
近年来,我省在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特别是工资支付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过去以行政措施为主,明显存在一些不足。5月1日正式实施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弥补了这一不足,将原来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经验和制度变成了法律制度,并使之合法化。
《条例》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门立法。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利用法律法规解决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后证据不足的问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并至少保存3年。这项规定的含义是,无论移徙工人是否有权利保护的证据,雇主都必须保留相关证据。”山西黄河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中明介绍。
农民工就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属性,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仓储邮政业、家政服务业等行业。由于这种特殊性,《条例》细化了各方的责任,并对施工现场做出了特殊规定。“是你的雇佣关系,你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但是你不付钱,让总承包商来代。下一步,我们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所有农民工的实名制管理。5月1日进入山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系统后,我们将进入施工现场。5月底之前,所有在建项目全部进场,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军队说。
为了进一步稳定农民工工资支付环境,今年,全省举办了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对《条例》进行专项培训;集中100多家中央和省级建筑企业、劳务企业和大型房地产企业及劳动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印发《山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手册》,覆盖10多万农民工。
根据《条例》,我省还要求各市、县、区建立健全本地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平台,或者对现有的各类工程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实现监管信息共享。住房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在5月底前摸清本领域建设项目基数,建立台账,报同级人力和社会部门汇总,每月动态更新。对拒不执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按照职责对相关企业和项目进行处罚,并将相关信息录入行业信用信息备案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据悉,今后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进行补偿。
稳定工资支付环境,稳定就业权益保护效果,进而稳定就业。通过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保障民生,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张力元)
标题:[要闻]山西省全方位优化农民工工资支付环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