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转型发展战正酣——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顺利推进
本篇文章3362字,读完约8分钟
时间勾画出发展环,不经意间留下经典记录 初秋的三晋大地,到处都是塔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现代化工厂从地面升起,一条生产线迅速投产...全省改造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h/】2018年,山西大踏步进入转型项目建设年 【/h/】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建设改造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质量转变、效率转变和动力转变,实现高质量。转型与发展 山西在转型发展中不放松,用非凡的力量取得持久的成就 年初至今,三金遍地的改造工程全面开花,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奏响产业转型的时代强音 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加快转型项目建设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转型发展的有效抓手 2017年11月,省委十一届五中全会审时度势,科学判断并确定2018年为转型项目建设年 这是我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转变步伐,夯实发展基础的重大举措和具体实践 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以投资结构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是我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大决策和必然选择 春天种一粒谷子,秋天收获一万粒种子 春节后第一天工作,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改造项目建设年 时间不等人,努力进取,成为决策者和建设者的共识和行动 【/h/】5月23日,我省第一条罐装啤酒生产线在太原投产 青岛啤酒太原公司的“新易拉罐生产线”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了五个多月,创造了全国青岛啤酒同类项目最快的速度 【/h/】从太行山脚下到汾河两岸,从塞外明珠到河东之地,处处弥漫着转型发展的气息。追赶和创业的竞争热潮正在汹涌澎湃,三金大地上全面铺开了一幅改造工程建设的宏伟画卷 各省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通过紧密对接项目、开展专项活动、全面落实六项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全省形成了抓项目促转型的良好态势 并联审批、职能部门负责、项目管理、协调调度、监督考核、三级联动六大机制是转型项目建设年的创新,在省级全面运行 由省发改委和省政务中心牵头的并联审批机制于4月初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省级投资项目的网上申报、一窗口受理和并联审批 项目管理机构、省旅游委等18个省级部门已确定207个上市和推广的重大项目,职责明确,一抓到底 职能部门、省公安厅等11个省级部门的责任机制制定了实施细则和审批清单,审批流程不断优化 在协调和调度机制方面,省交通厅等11个省级部门每月进行基本调度,跟踪项目进展 【/h/】同时,随着全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改革,项目落地周期比传统审批模式缩短1/3以上 目前试点项目458个,企业办理事项减少60%,项目落地期缩短4个月,政府统一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同级预算,企业审批费用大幅下降。最近国务院办公厅通知 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是保证要素,力求克服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痛点 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问题整改 【/h/】围绕项目建设的阻滞点、痛点、难点问题,全省各部门下定决心,动真格,动真格 【/h/】省金融办、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组织政府、银行、企业对接,搭建336个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平台,达成1000多亿元资金合作意向;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改造项目用地问题协调会,现场协调解决119个突出问题;省经济信息委研究编制制造业12大领域发展地图,为精准投资提供重要指导;省商务厅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重点推进620个重大投资项目;省财政厅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在中央预算内充分支持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省环保厅推进规划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合审批,提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控作用;省住建厅启动多图联审系统建设,高效整合多部门图审环节...【/h/】为确保改造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省里进行了当月的前期手续,集中启动月,进入施工现场到一线。解决问题、打击恶意障碍、干扰工作等专项活动,继续努力加快项目建设, 在以前的手续办理过程中,为1656个项目办理了3092个手续;集中建设月,举办集中建设活动21次,开工新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5400多亿元;“进工地,上前线,解决问题”专题服务4.4万人次,解决问题7263个 【/h/】太原市以改造项目建设年为重中之重,坚持高水平推进,完善工作机制 市委实行常委、副市长对接服务转型项目例会制度,为投资者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近百个问题 上半年,太原市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07.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6.8%,居全省首位 【/h/】长治市启动改造项目240个,总投资482.4亿元 全市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七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全市重大项目挂牌推进,以常态化“进工地、上前线、出问题”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上半年,全市项目建设新开局,招商项目运营率达到72.8%,居全省第一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从土地、资金、环保、优化审批流程、政策落地等七个方面展开专项行动,进一步明确阻碍点、难点和痛点,保障项目建设。 同时,省转型项目建设年度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考核奖励,对综合评价排名较低的市、县和省级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启动面试等程序 项目推进转型和动能转化,开创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 走优质发展之路,转型项目成为新发动机,山西开启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 【/h/】初秋时节,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漯河园区呼啸而过,一批高科技项目快速推进:JD.COM山西亚洲一号项目自动化程度亚洲最高;叶新能源项目拥有中国唯一的新一代“氢燃料”发动机 以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为牵引,以开发区为主战场,全省转型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h/】截至7月底,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2.9亿元,其中完成改造项目2098.5亿元,占比64.5%。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投资效益显著提高 【/h/】目前,一批战略性、牵引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推动新动能快速增长,全省形成抓项目促转型的良好局面 【/h/】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山西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显著提高 优先发展制造业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省大力培育轨道交通、动力设备、重型机械、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数据、通用航空空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产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比一季度快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都快速增长 发展新产业 省委明确要求,今年在各市煤炭产量基本稳定的同时,煤炭在行业中的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 五年内,推动制造业取代煤炭成为山西第一大产业,实现我省工业历史性的“结构逆转” 从上半年来看,在全省规模以上产业中,非煤炭产业增加值增长10.5%,煤炭产业增加值增长0.8%,非煤炭产业对监管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2%,表明全省产业结构逆转初见端倪。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在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充分肯定 目前,全省建设项目库中有5082个改造项目,年计划投资5690亿元 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弥补非煤炭产业的不足,继续将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 具有多点产业支撑、多种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和充分内部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轮廓已经开始显现 上半年非煤炭行业税收521.8亿元,占税收的55%;同比增长27.4%,成为今年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h/】大同市把发展非煤炭现代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突出大型项目的支撑、大型平台的承载、大投资的推动、大服务的保障 以10亿元作为新能源产业扶持资金,规划启动“能源革命领袖”五大行动和十大突破项目,一批转型项目已陆续投产。今年1-6月,全市改造项目完成171.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3.8%,居全省前列。 非煤炭工业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14.1%,比煤炭高11.8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4.2%,比去年同期增长0.7个百分点 改造项目建设长期以努力工作、出成绩为重点 【/h/】目前,全省上下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进而掀起转型项目建设的高潮,随着转型项目建设年的深化和升级,带动全省投资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升,为山西优质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力量,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 (张林山,张毅) 部门
标题:[要闻]转型发展战正酣——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顺利推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