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美食 > [要闻]山西:气象+生态推动“绿色增长”

[要闻]山西:气象+生态推动“绿色增长”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1-20 14:32:02 阅读:

本篇文章2592字,读完约6分钟

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十年九旱的山西,短暂的发展在于水。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植被恢复和地下水位恢复。

气象通过建立集观测、分析、预报、预警、评估和服务于一体的气象业务系统,在资源开发、风险防范、科技支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恢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气象+生态”呈现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绿色、深刻的内涵。

促进“绿色增长”,发挥基础科技保障作用

空.的大气是三维的大气除了水平运动外,还在不断垂直运动,其温度、湿度、压力也随时间而变化。大气的运动和变化是天气现象的本质,天气预报的基础是对大气的准确观测。

为了提高垂直探测大气的能力,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微波辐射计、l波段高空探测站、风廓线雷达和gps/met观测站。这样,阳光充足的空大气在垂直方向上被分成几层,这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探测云层类型和结构的能力。

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是生态综合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的权威数据源。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建成109个国家气象站,实现了能见度、固体降水和日照的自动观测,数据每分钟传输一次。

我省是一个“强对流”频繁的省份,尤其是春夏之交和汛期,冰雹频繁,短期强降水,雷雨大风。为了提高综合观测能力,我省建成了4个713数字天气雷达站、6个新一代天气雷达站、28个小型数字雷达、中频雷达和移动X波段天气雷达,实现了分辨率5 km、时间分辨率1小时的网格化预报。

气候作为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活跃因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综合反映,天气和气候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的科技保障作用。发展天地空综合气象观测网,全面提高全方位、多层次、自动化立体综合监测能力,为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护和恢复景观、森林、湖泊、草地等生态系统提供高精度监测评估产品。,是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气象智慧和气象力量。

关注生态变化、生态遥感监测和预警趋利避害

卫星遥感监测是监测气候变化和实时掌握生态植被状况的又一利器。目前,我省已在太原、临汾、阳曲部署了风云二号、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了以卫星遥感观测为主、地面遥感观测为辅的生态遥感观测系统,基本形成了山、河、湖、草城市的卫星遥感监测。

我省较早使用卫星遥感数据的领域是森林火点监测。现在,基于森林火险的监测可以每天24小时预报主要林区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预警森林病虫害。预报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平台即时发送到一线。为了实现各类遥感信息的网络化、自动化和精确化服务,我省利用3s技术自主开发了“极地轨道卫星森林火灾遥感监测服务系统”技术,开发了“卫星遥感火灾无线网络传输系统”。通过“eos/modis火灾监测系统”,实现了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监测和火灾信息的快速准确分析与评估。

[要闻]山西:气象+生态推动“绿色增长”

关注生态变化,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是新时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服务的行动指南。目前,我省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相关数据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干旱、沙尘暴等灾害的监测分析,以及农作物生长、土壤水分、植被变化、气溶胶监测、水体变化监测、地表亮度和地物分类等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开展灾害遥感监测预警服务和城市导航/。

气候条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和资源,人类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评价和气候可行性的论证是对气候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我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此过程中,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预测成为重要内容,气象部门起到趋利避害的作用,通过精细化评估、气候资源调查和数值预报为科学的能源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气候资源监测预警有利于趋利避害,而加强与自然生态安全、人居管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相关的气象实时监测、动态评估、风险预警、科学恢复和法律监管能力是促进“绿色增长”的重中之重。

生态恢复是个好帮手,人工降水每年增加降水量30亿立方米

“十年九旱”是山西长期缺水的写照。数据显示,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2.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的0.4%。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还是水。

围绕水资源开发,我省正在向云端进发。当云达到一定厚度,云中有过冷水时,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被飞机、高射炮、火箭等播撒到云的适当部位,充当人工冰核,从而增加过境云的降水。作为我国最早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省份之一,我省经历了从局部干旱地区作业到全球作业,从季节性作业到全年不间断正常作业,从一架飞机作业到四架飞机同时作业的人工影响天气过程。现在每年的飞行次数扩大到150次,增雨目标总量达到30亿立方米。高频三维人工影响天气为有效增加自然降水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数据显示,2001-2017年,我省年平均降水量达到496 mm,比正常平均值高28 mm,增长5.94%。平均降水量的增加为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要闻]山西:气象+生态推动“绿色增长”

汾河是我省的母亲河。汾河流域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汾河流域季节性干旱频繁,水库和运河干涸或断流,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甚至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制约工农渔业的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2018年人工增雨重点是汾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太行山、吕梁山林业生态修复,海河流域水源涵养区修复。实施汾河源头生态修复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依托综合气象监测站网优化太行山、吕梁山、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苏水河、大清河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加强对森林、草原、湿地、江河湖泊、农牧交错带植被的监测,形成了37门高射炮、固定式和移动式火箭作业装置、地面烟雾炉组成的高密度地面作业网络。作业受灾面积达到7000平方公里,年降水量增加2亿立方米。

[要闻]山西:气象+生态推动“绿色增长”

与此同时,国内首个航模飞机空气参数采集与处理系统d/ xas-45研制成功,为提高飞机航模操作效果和水平提供了科技支撑。“便携式机载人工影响天气交互系统”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密集作业中对数据的监控和处理,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高效的判断。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植被覆盖度变化显著,植被总体呈现出较好的趋势;地下水资源越来越好,地下水位不断上升。部分水源年平均上升高度在2米以上。(张小敏孙爱华)

标题:[要闻]山西:气象+生态推动“绿色增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