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特色农业铺就百姓脱贫路
本篇文章2107字,读完约5分钟
古县永乐乡朱家窑村的红辣椒大丰收 (张赟摄) 今年秋收后,古县农民用红辣椒在广场上打出“中国梦”三个字,表达丰收后的喜悦 72岁的来自古县永乐乡朱家窑村。两亩地的辣椒是今年老人的希望 “每亩能挣三千多吗?” ”老人笑着算了一下账,每亩县补助800元,基本够成本了。 双喜老人得了肺气肿,老婆也是病。以前他种玉米,每亩能收800块。“我买过药。” ”说到旧社会,老人长叹了一声 现在县里确定了调整生产的策略,乡镇里的村子也帮贫困户想办法,想办法。去年老人种了红辣椒,口袋里有钱,生活无忧,买药也不愁 老人高兴地说:“现在的政策不错,我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 一地一业 12月10日,在霍山脚下,在贫瘠的沟坡脚下,我看到了种植耐旱、高收益的文冠果。 陈敏,霍州市石庄乡白山村村民。她说前几年像他们这样的老人根本找不到工作,整天围着火炉转,经济收入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村里有文冠果种植基地,基本上常年劳作,现在已经成为颇具特色的知名产业 陈敏所在村庄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在干旱的年份,农业已经成为一个亏损的行业 因此,像许多村民一样,她简单地将土地转让给文冠果种植基地 年营业额近2000元,加上基地赚的劳务费,能让她年收入达到近万元 文冠果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含油量约为40%,种子含油量接近70%,远远超过其他油料植物 考虑到文冠果的市场前景,基地还建设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和油脂加工厂,也为周边村庄的农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我们未来有一系列加工厂要建,将带动霍州5000多人就业。” 文冠果基地负责人张华介绍说 【/h/】同时,文冠果种植基地还将打造种植、加工、销售的整个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霍州市农林委也加大了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经与旅游部门论证,文冠果生态休闲旅游已纳入整体旅游格局 一业一特色 屯留县西瓦村将葫芦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的新途径,让当地农民找到一个“宝葫芦”脱贫增收 大规模种植葫芦在屯留县还是一件新鲜事 近年来,该县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鼓励合作社转让土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两年前,屯留县天地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庞带领村民到山东考察,引进葫芦品种,转让土地100多亩,开始在村里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经过两年的试种,我们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的亚洲大腰葫芦作为主要品牌 今年,葫芦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生长,每亩产量超过500个 除支付村民土地出让金外,还解决了4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每亩收入5000多元,比过去种玉米好很多 ”庞建云说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种葫芦的行列。他们已经把土地转让给合作社,每亩每年的转让成本是700元 村民徐明良把自己的土地转让给了合作社。每年从春种开始,他就在基地里参与除草、收割、打磨。有了双倍的收入,徐明良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多元 庞说,葫芦的全身是宝,皮、仁、茎、叶、根都是中草药,尤其是籽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葫芦成熟后,除了卖葫芦外,还可以深加工,用花鸟虫鱼雕刻,做成工艺品出售 西樵村的葫芦现在已经卖到河北山东了 下一步,合作社将以福禄文化为依托,在种植技术和产品引进上下功夫,打造以种植、深加工、农业旅游为主题的农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有很多亮点 今年年初,一辆载有10.4吨黄粉虫的货柜车从汾西县运往英国 这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汾西县首次向欧洲出口农业特产 鲁西县作为我省中南部的贫困县,结合区域特点,大力推进扶贫工作。目前已形成黄粉虫产、供、销一体化产业 【/h/】根据自身优势建设特色主导产业,惠民扶贫,是我省脱贫致富的一大特色 目前,扶贫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未来三年,全省将开展以特色农业扶贫为重点的九项行动,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产销衔接高度顺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联动机制更加紧密,有效促进了全省扶贫目标的实现 【/h/】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这九项行动,包括创建特色优区和工业园区、特色种植扶贫、水果和中草药扶贫、畜牧业扶贫、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扶贫、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贫困地区农产品推广、农业科技扶贫、贫困家庭组织改善 目标是在贫困地区建立连翘、黄芪、黄芩等2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35个贫困县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美丽休闲乡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100户“省级农民示范户(农家书屋)”和50户“省级精品采摘园”,带动已建卡贫困户就业。“标准化建设;力争每年培育2个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和10个市级区域公共品牌,评选出20个功能性农产品品牌;在总面积15万亩的贫困县,分批建设6个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支持贫困县每年培养6000名新的商业实体领导人 【/h/】《行动计划》坚持特色农业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机联系,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度贫困为重点,加快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加强园区引领、引领带动、品牌培育、产销衔接、科技服务、金融支持、示范引领和风险防范,提高特色农业扶贫质量 (张赟) 部门
标题:[要闻]特色农业铺就百姓脱贫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