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3字,读完约4分钟

编者按:为迎接祖国70周年诞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展示建国70年来山西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根据中宣部组织的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要求, 而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省委网办的宣传计划,在山西省委网办的指导下,黄河新闻网将推出一个“波澜壮阔的70年奋斗新时代”——寻找共和国同行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寻找共和国同行70人。 通过讲述他们过去70年的个人经历和难忘的回忆,我们可以反映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书写生活的美好,表达家和国家的感情。

大同新闻,黄河新闻网(赵鑫速滑实习生赵冬霞)一件棕色运动夹克挺拔,容光焕发,这是这位70岁老人弓宽留下的最深印象。最近在大同市平城区惠达小区遇到了同龄的民国,听他讲了那些平凡岁月里不平凡的事。

龚宽,1967年中学毕业,来到大同造纸厂制浆车间工作。1981年造纸厂关停并转后,分配到大同轻工业供销公司当仓库保管员。1988年,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被光荣地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退休后,他仍然勤奋学习,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他确信鸟儿想飞得高,人们想先学习。他在讲话中透露了他作为一名党员的骄傲。他说,他很荣幸看到祖国从建立到发展的每一步,也很高兴感受到大同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那个时代,家里有五六个兄弟姐妹,从小就要为家里分忧解难。我十二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帮家里人从一公里外的地方提水了。”龚宽告诉记者,20世纪50年代,大同古城的居民靠人力从固定的井里打水,非常辛苦。“20世纪60年代,每条街都有自来水管,但我们仍然需要提水。”

宫宽老人的童年,除了每天帮家里挑水,冬天还要在三四公里外的城墙根部买煤取暖。“那时候我用篮子卖煤厂,扛着七八十公斤的煤回家。”当老人回忆起他的童年时,他的脸上充满了微笑。“虽然我们这一代人现在没有孩子那么多玩具和游乐园,但我们小时候也有很多东西可以玩,比如弹珠、滚铁环、捉迷藏、滑板车等。虽然生活有点艰难,但童年充满欢乐。”

小故事,大时代。70岁的龚宽每天早上去小区旁边的生态园晨练,然后早饭后帮儿子打理酒店...平静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努力的写照,是与祖国一起成长的见证。

“饮食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只愿意放假在家吃米饭。现在不仅可以天天吃,而且味道越来越好;在20世纪70年代,谁穿绿色军装都是值得羡慕的,但现在不仅衣服款式越来越多,而且衣服质量也越来越好穿;我们小的时候住的是不到30平米的小平房。现在我们住在有电梯的高楼里。取暖用的煤和水不再需要了。”

没有米、油、盐、酱、醋、茶就活不下去。龚宽谈人生更多变化。

“我20岁的时候,在造纸厂工作。当时我的月固定工资是37.7毛钱,外加3.1毛钱的房租补贴和4毛钱的夜班费,一个月差不多赚了42元。”龚宽告诉记者,在他们那个时代,食物需要计划供应。“每年发一本粮书,一个月32斤粮食,3斤白面,2斤大米。当时的主食是“窝头”。

“现在,我每个月有三千多块钱的退休金,惠达社区的工作人员会在节假日来看望我。”

宫宽老人口的这些数字变化看似不起眼,却是有根据的。他们用微妙的方式解释大同人和大同城市的发展进步。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烙印,70年的飓风和雨水,70年的春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老一辈人的辛勤劳动分不开。

“祖国一路走来变化很大。作为一名能够见证祖国繁荣发展的党员,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希望大同越来越好,希望祖国越来越繁荣。”。

“山青水秀,水可溶,努力,努力,做同样的事。”龚宽老人也希望,巍峨的山川,常青的河流,新一代的年轻人,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开拓创新,严谨学习,奋发图强,创造更大的辉煌。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山西资讯]【寻找共和国同龄人】弓宽:小故事 大时代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xw/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