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7月16日,兰仙棉素街上线,兰仙棉素网络展举行。岚县县委书记高做客直播现场,帮助岚县绵竹、土豆、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在网上展示。

此次活动是蓝县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打造“非物质加”特色产业的具体行动,对于进一步传承历史文脉,发展特色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小面团富含钱袋

剪刀一放下,腿、臂和角就用手指塑造,头发或静脉用梳子装饰...那一天蓝县面条街作坊里的软面,在面人艺术家灵巧的手中变成了艺术品。《爬子》、《罗汉》、《西游记》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动物形象。“面塑是由民俗产生的,面塑丰富了民俗。蓟县的面塑在制作工艺和技法上是很高的。”现场,省级非遗传传承人袁建华熟练制作面塑,讲述面塑背后的故事。

“兰仙面塑”历史悠久,是由小麦粉发酵蒸熟、手工造型的艺术图腾升华而来。它延续了尧舜之尊,继承了秦汉之制,突出了北魏的风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兰仙面塑逐渐形成了装饰祈祷、简单装饰食物、装饰展示三大流派,贯穿于生活中的重要节点,涵盖了全年的重点节日。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有县级以上传承人37人,面塑技师1280人,面塑生产者10300人。

面团造型是一种投资少、经济效益好的工艺品,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近年来,为了鼓励蓝县人民利用这一文化遗产增加收入,划拨专项资金举办“蓝县民间脸谱雕塑大赛”,并设立专项人才奖励基金;组织业务培训班,定期对青年艺术家进行培训;同时借助“面塑文化艺术节”,大力推广和传承。

据高介绍,岚县将面塑文化的传承与扶贫相结合,将“岚县面塑”打造成市级劳务品牌,列入国家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工作。培训了200多名面塑传承人,100多个家庭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扶贫一户”。蓝县绵竹街大街有12个作坊,一个文化交流中心,一个主题公园。其中文化交流中心用于面塑协会业务发展,举办面塑交流培训。蓝县渑苏街不仅是展示渑苏艺术品的线下场所,也是帮助易居园穷人和搬迁穷人在家学习技能、增加就业收入的平台。“蓝县绵竹街”是一个非遗扶贫项目,每年可培训升级600名绵竹技师,可带动搬迁贫困人口就业,年产值100万元。

[热点]传承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岚县面塑街启动

线上和线下一起工作

亲爱的,兰仙面塑在线!

网上卖货怎么能少点直播?

“今天的货都打八折!”当天上午,县委书记高来到直播室,与主持人和网络名人进行互动。“哇,面塑这么潮?”“喜欢,喜欢!”在直播过程中,高从蓝县面塑的起源,到非遗传性的传承,再到面塑产业的发展,一路走来。一个关于“面人故事”和“特色产品销售”的直播引发了网民的讨论。直播室不停弹幕,网友在线互动更加激烈,订单接踵而来。

除了县委书记带来的商品外,两位当地的网络名人也加入了这次活动,为兰县面团造型的推广和销售发挥了基层的强大力量。

直播结束后,高表示:“下一步,我们必须努力挖掘面塑的文化内涵和创意,通过线上线下营销,在蓟县推出面塑,成为蓟县对外开放、整合发展新业态的新名片。”

面塑的长河引人注目,几千件作品灿烂辉煌。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推出了“主播陪你逛绵竹街”的链接,网上网友通过山西日报和山西新闻网的客户端,和主播一起上了网上“逛云”,体验了无形面部整形的魅力。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岚县县委宣传部主办,岚县文化旅游局和山西新闻网承办。旨在充分展示蓝仙棉塑的文化魅力,努力打造蓝仙棉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挥蓝仙棉塑在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引领作用。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热点]传承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岚县面塑街启动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xw/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