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5字,读完约7分钟

黄河新闻网晋中新闻(张润平,张婷婷)。6月18日下午,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让北葛梁有机旱作园区的工人们欣喜不已。距离上次有效降水已经两个多月了,蓄水窖已经喊了很久的“渴”。工作人员采取了紧急行动,公园里的集水设备的所有开关都打开了。在短短的40分钟内,670立方米的水被储存在棚子表面的地下地窖里。

不同于室外的“抢水”场景,室内游泳池舒适,红蓝白分隔线清晰明亮,池水干净透明,海蓝色泳池瓷砖,让泳池有一种更贴近自然的色调。在四条泳道中,游泳者轻松地切浪。昔阳县唯一的游泳池,虽然建在离县城15公里的山脊上,但经常是满的。

北葛梁有机旱作现代农业园位于昔阳县李家庄乡安阳岭村。这片世世代代被称为“渴”的干旱土地,现在田地里灌溉用水不足,有多余的水来建造果园甚至游泳池。有什么秘密?

园区负责人张为胜表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打好背景,积蓄力量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道路”消息传来时,情绪低落的张为胜突然振作起来。

“过去几年,公园断断续续关闭了两年多。要么是资金不足,要么是土地手续不畅,技术不到位。在山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不现实吗?”张为胜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犹如雨后春笋,增强了大家对发展的信心。

雨水收集利用、滴灌微灌技术、中水处理循环利用、太阳能、空燃气节能供热,以及贯穿米色梁园区的循环管网建设,处处体现着有机绿色、低碳、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完成这一系统规划的张为胜,实际上是安阳岭村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时他还不到18岁,就去城里做木匠。后来组织施工队搞建筑装修,事业蒸蒸日上。

而他的家乡,却在同一时期衰落了。年轻人进城打工,留守老人勉强种玉米为生。集体非承包耕地已经荒废很久了,没人愿意种。

“我要回去,带领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得红火。”2014年,回到安阳岭村,创办福安农牧合作社,在村内露天矿区复垦非承包耕地120余亩,建设北葛梁有机旱作农业园区。

最难的其实是刚开始的“高岭阳光好,发展有机旱作是优势。不过,山是石山。石料回收时用挖掘机挖了两个多月。花了很长时间种的。”在经历了足够的水资源短缺之后,张为胜从公园建设之初就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出发点。

为了省钱,他成了当地的一名设计师。土地准备、管道铺设、水窖建设、航道、线路布置都是摸索、设计、绘图、组织施工。虽然他没有受过训练,但他制作的贴近实际情况的蓄水设施在观察全国和全省有机农业时,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估计了一下,设计费省了300多万."张为胜说:“这并不尴尬。发展有机旱作真的是投资太多了。”那些年,他一个人做公园,一路走来,有起有落。

习近平总书记访陕后,大家对有机旱作农业有了新的认识。市县政府给予米黄色梁园区更多的政策保障,协调各方力量,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加强这一希望产业。

2018年,昔阳县农业龙头企业厚积与福安农牧合作成立了盛安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走上了有机旱作农业公司化发展的新道路。目前,园区已投资2200多万元,集中使用各类土地资源2000多亩。先种蔬菜水果,再种林下蛋鸡,然后建产品加工车间和保鲜冷库。

去年,随着室内游泳池、木屋、生态餐厅的建成,北葛梁初步建成了集种植养殖、产品加工、休闲保健、观光体验、度假旅游为一体,一、二、三级生产深度融合、全链协调发展的有机旱作现代农业园区。

找一个好的斜坡收集水

与其他“村村通”道路无法通行,北葛梁入口道路中间低,两边高。张为胜说,如果你根据地形找到一个好的斜坡,你可以通过洼地效应收集雨水。

昔阳县是典型的石质山区,连年干旱。水是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关键。水从哪里来?米色梁园小区的答案是利用坡度“聚集”。

每个温室外,所有用砖覆盖的地方都是集水口,下面有立管与主管相连。主管与水窖相连,依托灵动的斜坡。

从温室到体验馆的观光通道,中间定时布置地漏,雨水由斜坡收集进入通道下的蓄水池。

屋顶的吊管主要是通过斜坡收集雾面上的水,然后收集到主管中,进入深井。

从地下到空,米色梁园区根据当地条件、需求和情况,创新性地建设了1.3万平方米的雨水收集区,并修建了8座500-1500立方米的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了覆盖整个园区的清洁雨水收集系统,有效地保障了园区综合开发的用水需求。村口建的三个水窖,主要用于园区水肥一体化运作和田间滴灌;公园中心的水窖为游泳池和体验厅供水。

“只要有降水,就能及时补充。节水系统最大的优势是循环利用,可以有效改善农业‘靠天’的被动局面。”张为胜表示,今年新水窖建成后,公园一次性集雨最大可达8000立方米以上,年累计降水量可达3万立方米以上。

“聚水”让公园有了不一样的活力。

去年,昔阳县持续干旱,人畜饮水困难。园区在保证田间正常滴灌的情况下,调动水窖蓄水,对果园进行了两次40 mm深的滴灌,确保苹果初挂果实时丰收,收入20多万元。

同时,积极开发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初步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与特色产业的有效融合。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型用水者的游泳池自建成以来从未因干旱而关闭。

共同富裕和幸福

雨后,北歌梁的风景变得更加清晰。站在游泳池外向南看:

大田,上个月刚种的新品种北碚南瓜,长出了绿色的新叶;果园里,套袋的汉服苹果、长服二号、一号、黄桃快乐生长;温室里,欧芹、金梗甜菜、冰镇蔬菜、三七等30多种新鲜蔬菜生机勃勃。养殖区的散养贵妃鸡和土鸡鸡蛋供不应求,供应北京市场的贵妃鸡蛋市价25元达到1斤。

7年过去了,在北歌梁的荒地上,绿色从无到有,产业从小到大。粮、果、菜、蛋等健康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观光、采摘、农事、健身等文明生活平台日渐普及。

如今,公园里活跃的种植者和农民,游泳池里的救生员,餐馆里的厨师,盯着市场的推销员,建筑工地上的工人,都是转移了土地的农民。他们用土地购买合作社的股份,在公园工作赚取工资。到年底,每亩土地仍将收获地租和股息收入。除了种植自己的土地,其他农民在公园工作一天,挣一天的工资。

“手里有钱,村里有人,有事情做。我感觉这就是活着!”村民张银楼虽然话不多,但代表了大家的幸福。

对于安阳岭村的集体来说,每年也有一个稳定的大“红包”。园区内种植、养殖及各种设施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每年可为村集体获得6万元以上的租金收入。

有机旱作,让曾经破败萧条的土地重生。今年,米黄梁园区抓住全市“五地一产”进入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继续流转1000多亩荒地和荒坡,建设优质肉羊圈养育肥场和千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这个村子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他们从邻近的村子里雇佣了劳动力。让我们一起划桨,驾着大船,奔向全面小康社会。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文化]昔阳:旱垣新业态 绿染北圪梁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wh/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