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7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暑假期间,记者在普兰店市墨盘乡梨树房村农民车殿波一家采访时,被老车撞倒的孩子们假期里呆在家里。 他们不约而同地说:“电脑能上网真是太好了。 否则很无聊”。 年轻人在农村感到“极度无聊”——这是现在普遍缺乏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追踪记录的农户和其他农村地区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大众文化生活的迅速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员年龄结构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密切相关。
老车媳妇今年50出头,是地道的农村女性,长年在家从事家务、农活、老人。 她对记者说。 “我们村年轻人搬家了。 像我这样的年纪很年轻。 这所房子前面房子后面的很多房子是空的。 旧车进城打工时,我连在家说话的人都没有。 ”。 据车阿姨介绍,到2008年为止村子里的人还很多,夏天还组织了跳秧歌。 但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连秧歌都不会跳了。

事实上,农民们对文化生活非常渴望。 老车记得2005年左右。 村里连续两年组织了“夏季清凉派对”。 村民委员会出资制作了简易舞台,节目基本上是村民自制、自制的。 “那时村民吃早饭占地方,也有在城市活动的人。 听说有派对,现在巴巴从城市跑来了”介绍旧车。 据了解,农村地区的夏季清凉派对等多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出资组织。 在经济迅速发展缓慢、集体财力匮乏的农村地区,清凉派对变得“奢侈”而享受。

在农村地区,“看电视”已经和城市“接触”,但“看电影”离得太远了。 “前段时间村里也错过了露天电影。 我听说是政府组织的什么电影项目,那部电影也太旧了,真没意思。 我去看了一眼人也不多。 ”。 旧车说。 庄河徐岭镇的孙成金告诉记者:“从村子去庄河市看电影也不方便,必须往返,花上一天的时间。”

金州新区华家街道菜农邢永臣家附近有一个小池塘,为了给老邢一点“乐趣”,儿子送了钓竿,老邢说:“30多亩田地,这一年很忙,哪里有钓鱼的时间?” “一个孩子上学,只有他们一年得到两万元以上,种田最多有一万元以上的收入,赚钱比什么都重要。 ”旧车说。

记者 智曼卿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要闻】年轻人“极度无聊”是部分农村文化生活的写照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xw/1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