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今年山西高新技术企业要力超1900家
本篇文章2022字,读完约5分钟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创新生态环境不能落后”、“让创新之源在三金大地充分流动”...2019年2月28日,省科技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创新”一词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不断增强改革和再启动意识,着力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不断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着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强政策落实,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大力实施科技精准扶贫,努力推进扶贫和农村振兴。2019年,全省将围绕“创新”,突出“五个努力”。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打造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构建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整体效率,为全省“两个转变”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具体数字指标方面,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突破1900家;有240多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65亿元。
放松和分散激活:
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探索重点项目设立
山西省科技厅厅长谢红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我省将研究制定全省优质转型发展创新体系意见,启动一批国内外科技创新项目招标,梳理一批制约全省科技创新的体制和制度问题,分批次、分层次地制定一批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形成一批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上,我省将打“便民高效”、“松绑放权”的牌。今年,我省将实施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减少各种检查和评估,使科技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活动中,以促进创新和活力的竞争产生。在深化科技项目改革中,选择部分重点领域,探索建立重点项目,继续组织专题研究。针对重点应用技术开发项目,探索建立项目和企业组织模式,突出省内外科研力量共同攻关。同时,优化科研项目评估管理,完善科技人才评估方法,完善科研机构评估体系。坚持分类评价,突出原创性和对基础研究的学术贡献;对于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转化,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用户评价和市场表现;社会福利研究应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重点。加强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研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
创新主体的能力:
“高倍增”项目升级,“三个计划”扩大了制造商
据悉,2018年,全省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0%以上,累计达到1630家,三年完成五年任务。全年入库的中小科技企业2668家。在全省规模以上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0%,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快12.2和9.9个百分点,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延续力量。
2019年,我省将启动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多元化项目,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达到全省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此,我们将实施“种子计划”,大力发展专门的创创空室和孵化器,扩大创客团队,增加市场参与者;二是实施“种苗计划”,引导和选拔具有科技潜力的优秀中小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并通过税收、科技创新券等包容性政策予以支持,同时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三是实施“成长计划”,通过同行专业辅导,帮助重点中小科技企业成长,进入高科技企业行列。并通过税收支持、项目支持、技术和金融服务等。,帮助高新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鼓励创新和实力:
奖励研发投资于原企业和风险补偿技术型企业
R&D投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R 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意为“研究与实验开发”)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为增加知识总量,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在内的系统性、创造性活动。虽然近年来R&D在我省的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政府资金不足、企业在R&D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本次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为了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2019年,我省将研究制定增加R&D投资的政策,不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和企业开展R&D活动,增加R&D投资。继续奖励R&D投资强度最高的企业。支持监管工业企业通过新建、升级和并购等方式设立不同类型和规模的R&D机构。鼓励企业在发达地区或国外设立R&D中心。还将启动山西省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专项,开展“官银”合作科技企业信用风险补偿试点,提高信贷、企业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贷款比例,提高银行对科技企业的信贷积极性,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门槛,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关键领域的突破:
直接看“卡脖子”问题和“攻尖”核心技术
面对世界科技前沿,面对经济主战场,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必须解决实施能源技术革命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我省将开展逐企业分析判断,实施“瓶颈”关键核心技术,推进重大技术迭代创新,组织“不对称创新”先进布局,布局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在碳纤维储氢瓶、氢燃料电池、自主安全计算机、杂交小麦等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升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推进量子光学与光学量子器件、煤炭科技、不锈钢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质建设,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推进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共建一批新的R&D机构。鼓励和支持设计研发、技术转让、检验检测、企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技术金融、科技推广等一批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开放,合作强;
创建科技创新券新模式,探索四省市普遍交流
对外开放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去年,我省成功举办了2018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来自美国、俄罗斯等2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17个省(市、区)的2200多名嘉宾出席。我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实施“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新增项目38个,新增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项目4个;与c9高校等高端科研机构合作交流,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实现稳定运行,山西省高等创新研究院理事会正式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西研究院正式签约。
走出去,引进来,山西科技的发展需要拓展国内外的朋友圈。今年,我省将努力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科技信息、人才和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建立京津冀“3+1”科技合作机制,探索科技创新券跨省使用新模式。开展新一轮省部间协商,落实协商议题。继续加大与中科院、工程院的合作,加强与c9高校的合作,支持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山西设立或建设分支机构。全力办好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峰会论坛。(贾芸)
标题:[要闻]今年山西高新技术企业要力超1900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