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向工业“结构反转”目标稳步迈进
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TISCO的“手撕钢”世界闻名,350公里标准电动车组车轴太重,无法批量进入市场。吉利汽车晋中公司第20万辆车下线;培育19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增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电二期和太忠轨道交通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项目。大同中科微石矿科技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胡阿祥集团入选第三批全国制造业个人冠军企业;编制制造业十二大领域发展(招商)图,组织召开山西(深圳)先进装备制造业对接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2018年制造业引领产业增长,新旧动能加速转型,山西朝着产业“结构反转”目标稳步前进。
“近年来,我省把发展制造业作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等“六大工程”,积极构建支撑多元化、布局合理、产业链高端、具有鲜明省级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资规划司副司长李欣表示,省委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地提出,山西要在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坚决实现产业结构反转,打造多元化产业支撑,为制造业发展插上翅膀。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刘认为,从年初召开的省经济工作会议到省两会,我省把“优先发展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不仅是当前稳定增长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长远要求。
在省委的政策引导下,“结构反转”成为全省经济建设中的高频热词,制造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2018年8月,国资委与省属企业签订转型发展目标责任书。省级国有企业将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发展新产业、新动能,以制造业为主的非煤炭增加值比重稳步上升,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实现煤炭与非煤炭产业的“结构反转”。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产业中,矿业增加值下降0.2%,制造业增长9.2%,制造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4%。”省统计局首席统计师兼发言人魏永杰在发布2018年山西省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非煤炭行业特别是制造业继续引领全省工业增长,为2022年实现工业“结构逆转”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月13日,省工业与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我省将围绕制造业转型创新、绿色发展、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推动形成多点产业支撑、多种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充分内部竞争的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全省产业结构逆转。
权威数据
2018
●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快速增长
山西规模以上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4.5%。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3%、21.1%和17.4%。产品方面,汽车产量增长15.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7倍,光伏电池增长71.1%,铁路机车增长80.6%。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在全省规模以上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0%,均明显快于全省。
反光
从微微撕开0.02 mm的TISCO“手撕钢”,到TISCO生产的首款超大型液压海上打桩锤,再到能带动1000亿产业的吉利汽车山西基地第20万整车...2018年,山西制造业继续精彩,业绩持续。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山西坚持转型发展的决心和毅力,全省努力解决结构性问题,突破传统发展道路,同心同德培育新动能,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留下铿锵的基石。
上下同欲胜!只要坚持青山不放松,山西多元化支撑、布局合理、高端连锁的现代产业体系就能如期完成。(常马)
标题:[要闻]山西向工业“结构反转”目标稳步迈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